浅析如何培养华侨华裔子女中文学习兴趣
薛美华
2012-10-27
浅析如何培养华侨华裔子女中文学习兴趣
摘要:
中文教学是对华侨华裔子女进行归属感的教育。培根说过:“学问的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而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便是提升这种能力。
关键字:
华侨华裔 中文教育 兴趣
正文:
华侨华裔中文教学因涉及到诸多领域而成为教育中一项热门话题。欧华中文学校通过近几年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研究发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侨华裔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语言是人们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学用结合才能相形益彰,华侨华裔家庭对这种体会尤为深刻。有位家长曾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孩子——贝莉一段经历:贝莉出生于比利时。婴幼儿时期的贝莉在家里满耳是汉语,在托儿所则受法语的熏陶,一岁的她依旧不张口说话,让其母亲极为担心。一岁半时,贝莉突然分别用两种语言清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两种语言根植于她幼小的心灵,自然界就这样赋予人类吸收多元文化教育的潜能。然而随着学习环境的潜移默化,贝莉的法文依仗其天然社会文化背景成为了主流言语,中文的地位日渐薄弱。不可否认的是:成长在海外的贝莉们在学习中文中拥有优越的先天条件,良好的家族语言为他们中文学习铺垫较强的语感基础,也遵循母语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认知顺序,这正是外语学习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优势所在。这促使身为家长的华侨华裔们十分注重子女的中文提高,有的恨不得让学生在四五岁时就来中文学校开始学习,企盼学生的中文水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长进,对学校和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现处的生活环境促使他们很难把学习中文提高到必要的位置,学习精力的有限也促使他们很难理解父母要求他们学习中文的良苦用心。家长的强烈愿望和学生的现实情况形成了落差。
因此,诸多因素促使海外中文学校去探索中文教学的时效性。近几年,我们在多方面的实践后发现培养孩子学习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学习效率较为实际的教学途径。
华侨华裔中文教学的兴趣培养
(一)迎和心理 扶植兴趣
学习中文的兴趣是指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接近或探索中文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给教师的建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趣的课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现代心理学表明: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根据多数华侨华裔学生具备了寻求归属性、个别性、动力性的心理特点,以中文知识特有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中文的情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自学中文的能力。
(二)创设环境 激发兴趣
教与学的过程是激励、唤醒的过程。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不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理清事实和现象之间的接合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景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等形式,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来自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比如,《中文》第八册有一个关于姓
的课文,我在介绍每位同学姓氏由来的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
字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活动,很多学生不仅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来历,而且深刻感受到了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期待。
(三)适时留“白” 提高兴趣
适时留“白”是中文课堂中和谐节拍。教师以适当的引导、恰当的铺垫后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以问题带内容,以讨论带难点,以回味带重点,让学生“渐悟”、“顿悟”知识的内在联系,实际上留白是强化思维的一种方式。
中文学习兴趣的产生同样需要空间和时间。海明威说过:“文学创作讲究冰山原则,作家在文本中只露冰山一角,读者需通过水面之上的八分之一,去想象水下的八分之七。”这形象地揭示了文学作品的留白规律,课堂也如此。教师让学生有时间通过自己的思考追寻答案,这时的思考具有深度,这样产生的兴趣不会停留在表面,而是直达知识的内核。这个“探索”“挖掘”的过程,就是兴趣产生的重要源泉。
(四)走出课堂 强化兴趣
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结合教材恰当渗透中国历史和风土民情,让孩子耳濡目染中文的魅力。如欧华中文学校每年和学生一起尝月饼共度中秋佳节;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春节《中国日》大联欢活动等等。另一方面,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们“常回家看看”也是学好汉语的重要契机,特别是能够亲眼看到他们在书本中学过的中国的名胜古迹,亲自领略老师讲过的中国的风土人情等,那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学习将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今年七月,欧华中文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参加了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国际交流夏令营、中国侨联举办的世界华人青少年作文比赛夏令营、受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领事部委托,分别组织了比利时中学生汉语桥夏令营及受上海“寻根之旅”夏令营。
在为期十四天的上海夏令营活动中,给学生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幽幽的千年古镇朱家角到夜景辉煌的水晶宫般黄浦江畔,从田子坊的时尚创意到南京路的万商云集,从自然生态过滤器——炮台山湿地到藏品丰厚的上海博物馆……让华侨华裔学生乐不思蜀、流连忘返,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学生许瑞鹏的妈妈在邮件中写到:瑞鹏非常喜欢这次的活动,在比平时很少接触到中国小孩的他,这次不但使他吸收到了华夏文化的精华也交到了很多中国籍朋友,使他难忘,同时也是对他一种祖籍身份的认可,回家后很兴奋地把在沪期间的CD放给了爸爸和弟弟看。
常言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文教学中兴趣培养仅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我们欧华中文学校将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与研究,在此意在抛砖引玉,期盼专家、同行悉心指教,共同努力为华侨华裔学生终身学习和使用中文开启一扇兴趣大门。
参考文献:
1、《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的界定》
2、《海外中文教育教学特点刍探》 陈扬光